Clicks 點擊
Clicks是指「點擊」,是最重要的一個指標。
在Google Ad帳戶中顯示的,是有多少個點擊經廣告進入網站。
要留意的是同一個人於不同時間的兩次點擊將會獨立計算。
假設A君於2:00p.m.及12:00a.m.分別點擊廣告連結,Google仍然會計算為2個點擊。
Impressions 曝光次數
Impressions中文為「曝光次數」,指廣告在受眾面前的曝光總數。
即使受眾與廣告沒有任何互動,它仍然會計算在內。
而即使廣告對同一名受眾重複曝光,它仍是會逐次計算。
假設廣告在A君瀏覽YouTube時,重複顯示了十次同一則廣告,則Google會紀錄這廣告曾有10次曝光次數。
CTR(Click Through Rate)點擊率
CTR的中文是「點擊率」,用來表達曾看到該廣告的受眾有多少百分比會點擊進入。
公式是:點擊Clicks/曝光次數Impressions=點擊率CTR
CTR是衡量廣告成效的有效指標,廣告主可以透過CTR來檢視廣告設計是否足夠吸引。
諸如廣告的文案、圖片品質、影片內容、甚至長度和音效等,都可能影響CTR的高低。
Cost 成本
Cost即是「成本」,指廣告主在廣告中已花費的金錢支出。
Avg. CPC(Average Cost Per Clicks)平均每次點擊成本
Avg. CPC 中文是「平均每次點擊成本」,是指廣告主為了每個點擊流量所支付給Google的費用。
公式是:成本Cost/點擊Clicks=平均每次點擊成本Avg. CPC
這裡要留意的是「平均」這個字眼,由於Google一般是採用競價方式去收費,廣告主為每個點擊所支付的費用並不相同(競價可能因關鍵字/受眾/時段/版位等眾多因素影響),所以這是以整體計算。
另外,CPC是網絡營銷中經常用來評價廣告成效及價值的一個指標,廣告主可以以它來大概比較不同渠道(例如Facebook、YouTube、Instrgram、TikTok)投廣告的平均點成本。
Avg. CPM(Average Cost Per Mille)平均每千次展示成本
Avg. CPM中文是「平均每千次展示成本」,指廣告主為了每1000次的廣告曝光次數所支付給Google的費用。
公式是:成本Cost/曝光次數Impressions=平均每千次展示成本Avg. CPM
在一般的情況中,Google是按點擊來收費,意味即使有1000次曝光而沒有點擊,Google也不會向廣告主收費(當然這情況並不常見)。
CPM以往常用計算於在報紙雜誌、電台電視等渠道下廣告的成本效益。
由於以往Google、Facebook等數碼媒體仍未流行,媒體中介無法追逐受眾看到廣告後有否下一步行動,故通常以發行量或收視率來粗略計算。
在現今可以追蹤進一步成效的網絡媒體中下廣告,已不用過份強調CPM的重要性。
廣告主可以以CPM用來檢視不同媒體或渠道間的大概收費差距即可。
Avg. Target CPA(Average Target Cost Per Action)單次轉換成本
先解釋一下什麼是CPA,CPA的中文是「單次轉換成本」,意指廣告主需要花費多少才能令瀏覽者完成一個「轉換動作」。
這個「轉換動作」可以指登記為會員、一個應用程式下載、加入購物車或完成結帳;按廣告商的需要而自行設定。
在網店銷售設定中,一般比較著重「完成結帳」迢個轉換動作,因為這意味直接利潤。
而Avg. CPA則表示「平均單次轉換成本」應該不難理解,但什麼為什麼要加上「目標」Target呢?
原來這和Google Ads的廣告設定有關,在Google Ad的廣告活動中,廣告主可以自行設定競價方式。
廣告主可以針對廣告的不同目標進行競價,這些目標包括:「點擊次數最大化」、「曝光次數最大化」、「轉換次數最大化」和「轉換價值最大化」。
假設廣告主決定投入每日$300的廣告費到Google Ad,並選擇廣告目標為「轉換次數最大化」,Google便會透過它系統的人工智慧學習,不斷修正以讓這$300可以獲得最多的轉換次數。
而在Google Ad成效表上顯示的Avg. Target CPA,正正就是這段期間Google自動出價所計算出來的「平均單次目標轉換成本」。
廣告主也可以自行設定Avg. Target CPA的出價,這樣Google便會按你出價來競價(單次的出價可能會有高低,但平均而言會貼近你的出價),Avg. Target CPA便會保持不變。
Avg. Target ROAS(Average Target Return On Ad Spend)平均廣告回報比率
ROAS的中文是「廣告回報比率」,一般是以百分比來顯示,適用設置了追蹤廣告回報的廣告主。
公式是:從廣告而來收益Income/廣告開支Cost=廣告回報比率ROAS
由於計算方式與計算投資回報率ROI(Return On Investment)相似,所以在討論廣告成效時,也可以ROI來取代ROAS。
ROAS是衡量廣告成效的重要指標,可以計算廣告帶來的直接收益能否覆蓋其廣告支出。
在不計算經營成本和進貨成本的前提下,廣告回報比率ROAS達到100%或以上即覆蓋了其成本開支,可以一直投放而不會虧本。
而Avg. ROAS 則強調為「平均廣告回報比率」,即不著重某一次出價的回報,而是整體的廣告回報。
但一般在討論廣告成效時,ROAS也隱含了平均的意味(等於人們討論投資回報時,不會只計算單一股票的增長而不計算另一股票的虧損)。
而Avg. Target ROAS則可以在廣告主在Google Ad選擇以「轉換價值最大化」為競價目標時,顯示實際成效。
假設廣告主決定投入每日$300的廣告費到Google Ad,並選擇廣告目標為「轉換價值最大化」,Google便會透過它系統的人工智慧學習,不斷修正以讓這$300可以獲得最高的轉換價值。
而在Google Ads成效表上顯示的Avg. Target ROAS,正正就是這段期間Google自動出價所計算出來的「平均目標廣告回報比率」。
同樣地,廣告主也可以自行設定Avg. Target ROAS的出價比率,這樣Google便會按你出價來競價(單次的廣告回報率可能會有高低,但平均而言會貼近你的出價回報),Avg. Target ROAS便會保持不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