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背景
如果你不清楚Carousell 旋轉拍賣是什麼?
可以將它理解為一個二手賣物平台,任何人也可以開啟帳戶在上面售賣物品,商品自由定價也可以議價,有點像Facebook 的Marketplace。
在建立網店前之前,我曾經有一段時間使用Carousell 和Instagram 作為我的主要銷售渠道,而且在創業初期都為我帶來了每個月HK$2,000-3,000元的利潤,對剛畢業的我算是一筆不錯的收入。
當時我在Carousell 經營,仍然是以兼職的心態去營運。
在開設時也沒想過後來會以網上銷售作為我的工作和專業。
現在回想起來,倒也覺得以一個對網上銷售毫無認識的新手來說,總算是個開始。
但為何我在認真經營後,很快就刪除了我的Carousell 帳戶,放棄了百多個當時顧客留下的好評?
而對於今日有志在網上創業的朋友,我對Carousell 這個平台的評價是如何?就在下面詳述。
先說好處
先說明清楚我的看法:我不建議使用Carousell 旋轉拍賣作為一個長遠的主力營銷渠道;
但在短期上來看,這個平台有其優勝之處,尤其對某部分人而言。
先討論一下這個平台的好處:
- 方便、快捷、易用
要在Carousell 上開設一個帳戶,基本上只要你需要一個電郵地址就可以了。
開啟帳戶後,只需要放上商品圖片、幾句文字簡介和定下售價就可以開始銷售。
對於沒有任何銷售經驗,Carousell 旋轉拍賣的確是其中一個入門途徑;圖片、文案、定價,就是在網上銷售的基本。
- 不需要任何營運知識
使用Carousell,基本不需要任何知識就可以開始銷售。
你不需要學習:如何建立網店、如何設計網頁版面、如何下廣告吸引付費流量、如何寫文章或拍攝影片吸引自然流量、如何設置收款方式等等…
- 極低成本測試市場反應
使用Carousell 基本是沒有任何成本的。作為一個免費平台,你可以使用它的大部份功能。
透過上傳你想售賣的商品,你可以快速地測試市場,看看哪類商品有較多查詢和選購。
相比起需要建立一個全面網店後才進行測試,使用這類平台將大大減省了背後成本。
- 大量的潛在買家
Carousell 作為一個二手物品買賣平台,本身就有數以十萬計的用戶和潛在買家。
當你在平台上開設了帳戶,就代表你的商品有機會接觸這些用戶,達到免費曝光。
而Carosuell 亦會為每項商品設立獨家網址,變相也有機會吸引到Google 的搜尋。
- 嘗試經營一盤生意
這個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點。
大部分人都不是天生就有生意觸角,或懂得如何做生意。
一般人若不是修讀市場與營銷,不是從事銷售相關的行業或工作,又可以如何低成本地開始呢?
在Carousell 這類平台上銷售,可以一面經營一面學習。
即使失敗了也不會有重大損失,失去了時間但賺了經驗和知識。
新手可以學習到的知識包括:進貨供應、物流送貨、倉存安排、銷售技巧、客服對話等等…
這些基礎知識就如磐石,對往後經營一盤好生意絕對是不可或缺。
正如美國激勵演講家Zig Ziglar 所言:
You don’t have to be great to start, but you have to start to be great.
再談壞處
講完Carousell 旋轉拍賣平台的好處,你應該明白到它可以如何幫助到創業新手學習經營和快速測試市場。
接下來,再講一下為何我認為這個平台不能長遠滿足網店商家的需要。
- 二手賣物平台所導致的顧客心態
如果你曾在Carousell 平台上賣物,應該不難發現一個買家特徵:買家們都很喜歡討價還價。
即使你未曾用過,也可以不時在討論區上見到相關討論。
這是由於定錨效應所致:由於Carousell 是一個二手物品交易平台,買家自覺是身處於一個購買折扣貨品的地方。除了價錢之外,用家也更可能提出一些特殊要求:例如需要迎合交收時間、地點等等…
而Carseoull 官方也會在背後暗示或推動這一種文化,例如在平台中你可以以低於標價出價、預設的對話按鈕中也包含講價語句等功能。
作為賣家,這代表你要花很多時間應付這些討價還價的查詢。
而由於Carousell 用家大多都是抱著尋找便宜貨的心態,商家所定的售價亦不能太高,變相限制了營利能力。
- 難以建立品牌效應
Carousell 旋轉拍賣平台是一個用戶間的交易平台,它的初始概念是讓一般用家在上面進行交易,用戶可以同時是買家和賣家。雖然在實際應用上它可以讓商家進駐,但在本質上這個平台是提供使用者間的雙向交易,而不是商家賣給使用者的單向式銷售。
由於用家自覺是跟一般人進行交易,他們著重平台上的過往評價,亦喜歡面對面交易以防被騙。
因此,商家難以在上面建立長遠品牌;買家容易覺得商家是不可靠,亦不易對品牌培養出歸屬感。
- 功能限制:前台介面及版型
與自家網店的其中一樣最大不同,就是商家不能自訂網站頁面和版面。
Carousell 限制頁面的樣式,每個用家的頁面和版面都是一樣,用家可以書寫自己的個人簡介,及更改其商品的圖片、價格和內容,但也僅限於此。
作為一個成熟商家,其網店應該需要包含以下頁面,例如:品牌故事、運送方式、退換貨政策、顧客評價等等,在銷售上也可能需要更改頁面設計以提升轉換率。
- 功能限制:後台功能整合
在經營網上商店時,網店的後台整合功能,尤其像與一些科技巨頭的平台的整合,是非常重要。
在推廣宣傳上,網店需要在後台安裝Pixel,以在Facebook及Instagram平台上進行再行銷;
在吸引流量和分析時,則需要整合Google Analytics、Google Search Console 等平台。
除了推廣引流方面,也要考慮上傳商品資料、電郵行銷、會員系統、網站部落格等,商家不應該指望透過一個二手賣物平台可以做到這些功能。
網上營銷生態轉變
對比起在我初使用Carousell 創業的時候,現今的網上創業生態已大不同,商家可以使用的工具也開始成熟。
現在要開始一個自家網站,可以使用的免費工具有許多,即使付費工具也是一眾尋常大眾所可以負擔。
創業的成本大大減低,實在是有利一眾商家去試錯,在測試的新市場或新產品中汰弱留強。
以上關於Carousell 旋轉拍賣的使用經驗,已是我幾年前的感受。
近年見到Carousell 向商家招手,吸引不少賣家在平台上開店,似乎亦有付費方式可以進行推廣和宣傳。
作為網店電商,應該針對不同平台的特性去設計市場策略,針對性地進行推廣和吸引流量。
如若想利用Carousell 的特性,可以考慮在Carousell 上開店販售促銷產品,例如:即期品、展示折舊產品或瑕疵品等等…
透過促銷產品的初期銷售吸引這班客戶群,再一步步引導客人進入自家網站,成為品牌的常規顧客和忠誠顧客。
結論
- Carousell是一個二手賣物平台
- Carousell有著簡單易用的特點
- 新手賣家可以透過從Carousell開店來獲取做生意經驗
- Carousell在網店功能和品牌建立上較為欠缺
- 長期而言Carousell未必能勝任網店的各項功能
- Carousell有著不同特性,商家可以按不同需求來決定使用與否